“五月榴花妖艳烘,绿杨带雨垂垂重。”端午节是中国民族的一个重要节日,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体现,也是人们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。为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传统节日,丰富学生节日文化生活,加强爱国主义教育,永利12311手机版“思政日历”学生团队以多种形式纪念端午,缅怀屈子。

“五月五,是端阳。插艾叶,戴香囊。吃粽子,撒白糖。龙船下水喜洋洋”。
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,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。笕艘嘟宋缃谧魑湍钋慕谌。端午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,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,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,然而人们对端午节的文化认同和对爱国诗人的崇敬之情是相同的。
手绘诗情画意 寄托美好情思



探寻端午文化 体悟爱国情怀
“思政日历”学生实践团队精心录制了端午节主题的思政微课,带领同学们一起深入了解端午节相关习俗、人物,体会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。心忧家国、情牵百姓、勇于探索、清正高洁,屈原的爱国精神、人格魅力、思想精髓和优美诗章被千古传颂。读懂屈原,读懂中华民族“端午文化”的丰厚内涵,是过好端午节的应有之义。
“思政日历”学生吴亚轩微课视频

传承端午情韵 诵读诗歌经典
屈原作品《离骚》节选
“思政日历”学生杨美琳诵读音频
朗诵原文: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,謇朝谇而夕替。既替余以蕙纕兮,又申之以揽茝。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。怨灵修之浩荡兮,终不察夫民心。众女嫉余之蛾眉兮,谣诼谓余以善淫。固时俗之工巧兮,偭规矩而改错。背绳墨以追曲兮,竞周容以为度。忳郁邑余侘傺兮,吾独穷困乎此时也。宁溘死以流亡兮,余不忍为此态也!鸷鸟之不群兮,自前世而固然。何方圜之能周兮,夫孰异道而相安?屈心而抑志兮,忍尤而攘诟。伏清白以死直兮,固前圣之所厚。
这首气贯长虹的诗篇在不断加强自我修养、执着追求崇高理想、毫不妥协进行斗争、热爱和忠于自己祖国等方面表现出了一种崇高的气势磅礴的人格美,一种执着追求和勇敢捍卫人格尊严的强烈意识。他那“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”的忧国忧民思想和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的执着精神成为后世的精神楷模。
端午节是弘扬民族精魂的节日。传承节日文化除了外在物质形式之外,更应深入其内在的精神内核,将之传承和弘扬。英雄奇志在,千古知音存。抚今追昔,站在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,公能学子传承不绝的宝贵遗产,以文化自信之光唤起壮志豪情,在迈向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凝心聚力、勇毅前行!
海报:李晨竹(学生)
视频:吴亚轩(学生)
朗诵:杨美琳(学生)
初审:纪 娜
复审:赵 萍